
登上國際雜誌的台北室內設計案例-亭仔腳設計
這間曾經登上YellowTrace國際室內設計雜誌的住所,座落於北投溫泉區(台北大同山的山腳下)。由瑋奕設計為一對即將退休的夫妻打造,而被雜誌翻譯稱為“Din-a-ka”的”亭仔腳”,一直以來為台灣農村建築的一項特色,因台灣夏季西北驟雨,”亭仔腳”指的正是方物下退為騎樓的空間,提供給行人在午後雷陣雨或是暖冬驟雨中避雨的場所。除此之外,同時又可以作為從事商業活動的空間,讓人際關係透過此一空間被完美體現,濃濃的人情味正可以透過”亭仔腳”來展現以往台灣農村建築和街屋的特色。然而,這樣的記憶,在台灣的工業快速發展之後慢慢被其他建築取代,只有老一輩的人們有這樣的成長記憶。現在,”亭仔腳”是一個像過去文化致敬的特色建築,這次瑋奕設計再次在這個房屋設計裡再度打造,象徵著創新以及緬懷過去給這個房屋的使用者。

品嘗室內設計細節
直接細看建築內的設計,是由簡潔乾淨的線條,令人鎮定的灰色和木質色所打底而成,再加上回收而成的台灣扁柏(Hinoki),樹材質感較為高檔,為日治時期日本人愛用的木頭,而投過這個簡單的木頭和水泥作為結合,帶給居住者一種懷舊和溫暖的情調。

從門口一入內,一大片弧形的玄關設計,使其動線視覺和空間上都增加流暢感以及平衡其他方陣的設計結構,除了滿足玄關收納上的功能,設計師透過雕刻的方式,使弧形的表面塑套帶有歲月鑿痕感,除此之外,設計師更運用金箔和鐵鏽運用在此灰黑色的材料,透過線性的打光在臺灣舊檜木的牆面,形成一個仿佛時光機帶領人回到以前。透過嚴格精選的材料,像是回收而成的台灣扁柏、水泥、水磨石和榻榻米(tatami),瑋奕設計成功藉由這些元素的結合,打造一個更上層樓的居家建築氛圍,更某種程度上傳達台灣的地方精神,將種種完美體現在這個台北室內設計之中。

客廳以及禪定空間
藉由鐵藍色的大型櫥櫃,仿佛漂浮在入口,帶有穩重的情緒在裡頭。水泥質地和溫暖色調的檜木高雅又簡單地成為了臥房的打底。客廳的原形大核桃木質桌,由鉛柱鑲嵌在旁邊支持著。藉由多樣化的家具充斥房屋內的空間,以及客製化的採光滿足屋主明亮為首的需求。最後,值得一提的是,一間特別給屋主品茶和禪定的空間,外光上由玻璃材質作為外部著呈現,再藉由美麗的樹讓房屋內最直接地享受到外面自然的風光。


結語
拾間設計這次最欣賞的是瑋奕設計並沒有透過複雜的構造,而是透過房屋設計內部的設計細節和巧妙的素材選擇去詮釋,而這正是極簡主義最美麗的體現,是一個能象徵台灣純樸的文化又讓心靈沈澱的美妙設計。
Source: